当我掏钱的时候,我在想什么?
01
哥们,
是我,成真。
前几天一个哥们在后台发私信给我,说了最近困扰他的一个问题:
我们在一块吃饭有三次了,每次出去吃饭都是我付钱。我个人认为女生可以不付钱但是要有付钱的意思或动作,或者会说那下次我请,然后出去买奶茶什么的。
以上是我目前比较纠结的点,请您帮我分析一下。还有我应该处于什么样的一个心态去和她相处?后面具体要去怎么做?
对于这个问题,有一个更简单,同时也是更深的一个前提:
如果你骨子里认为,男人就应该给女生买单。那么你现在或许不会有这份纠结。
如果你骨子里认为,男人没有责任义务一定要给女生买单,但你不买,就是你小气,不男人。
或者担心你不买单女生会因此冷淡你,小瞧你。这种观点就会导致,你在买单的时候流露出不情愿,这种情绪,其实在潜沟通里女生看得一清二楚。
哪怕你稍稍慢了0.1秒,或者一个眼神的晃动,一个脸部的微微抽动,都能被女生捕捉到。
这个时候,你即使最后咬咬牙给她买了单。因为流露出不情愿,吸引反而会降低。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情况。女生反而怀疑你这个人有问题。而且,你自己在过程中也不开心。会恶性循环,进一步加深你对这段关系的不满。
所以,如果这单你并不想买,可以婉转的表示一下你希望她也能承担一些费用。或者下次你俩约会,去不花钱的地方,公园,博物馆,大学校园等等。并不是每次约会都需要花钱。
美国人约会吃饭,大多会AA。在韩国日本,男人带女生约会,饭钱由男性付,出了店门,女性可以选择象征性地付个几十块,也可以不付。
就我观察来看,在中国大部分的约会还是男人买单居多。
其实不只是约会吃个饭,从女朋友加班给她点的外卖,到纪念日送出的礼物,还不算那些平日里准备的小惊喜,谈恋爱看起来真是件烧钱的事。
今天我想聊一聊这件恋爱里最没劲但最实在的东西——人民币。
花钱、能花多少钱这件事看似展现的是一个人的经济能力、对对方的期待,或是为自己的真心代言,即给女生花得越多就代表我越爱她。
但是如果用这个基准去衡量的话,永远是占有金钱资源越多的人获得异性青睐的机会越大——这直接导致了在大多数男人眼里,女生都是拜金的这一现象。
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,女生不是拜金,你跟那些二代们之间的差距根本就不是持有金钱的水平,而是在于你先入为主地以为恋爱是可以用钱砸出来的。
关于谈恋爱花钱这件事,最大的误区就是钱花得越多越代表我们男的对女生上心。一只口红,一束花,一个包,豪华大餐,国外旅行,都变成了你对爱付出的证明。
在这种思考模式下,在交往或者追求的过程中,不管男人女人,都变成了计算的机器。
男:
我这个月已经为你花了两万多,再加加油就能追到你了吧;
女:
不行,时间不长,谁知道能不能持之以恒认真对待我,还得再试下去or我又没有要,他明明可以不买给我的,送给我也是压力。
结果自然是何止成不了恋爱关系,连做朋友都尴尬。男人还会憋一肚子苦水:钱白花了。
我有一个中学同学,去年年底跟相恋一年的女朋友分手了。
在我的记忆里,他非常宠女朋友,名贵手袋,珠宝首饰,只要她想要,男生就一定会买给她。
所以,排除经济因素,我觉得一定是两个人对彼此的感觉出了问题。
结果他给我的理由还是钱的问题。
他平静地给我算在一年里为她花了多少钱,在快要触及他底线的时候,女生却向他发起攻势———一定要他购买一枚价格不菲的戒指。
就是因为这件事他们分手了。不算短的时间里积累起来的两个人的感情竟然因为钱破裂了。
我问他不遗憾吗?他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,只是说之前给她花的钱就当买经验了。这一句话使我更怅然了。
我想问那个哥们,如果你之前的付出都是真心实意,为何在一枚戒指上跌倒了呢?我大概能猜到他能给出的理由:
倘若真是这个答案,那男生从一开始就把两个人的感情放上了天平,并设置好了自己的底线。我敢肯定,就算他们没分手,在这种需要计算的恋爱关系中,男生一定不快乐。
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“成真”
回复关键字 “A1390” 获取剩余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