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破这层,和女生相处变轻松
哥们,
好,说正事——
我们《成真恋爱学》视频节目里第一句话总是:
我们讲的是:
那为什么第一句总要说:
找到真正的自己,和恋爱,和让她喜欢上你,和脱单,有什么关系呢?
有!还很密切。
找到真正的自己,其实,就是几乎所有恋爱困难,恋爱问题,脱单问题的根源。
也就是说——
你会轻松获得爱情。脱单,简直就是小菜一碟!
好处太多,不一一列举了。
问题是:
什么叫找到真正的自己?
都是自己做的事,说的话,哪个算真正的自己?哪个不算?
具体在实际场景中,怎么做,是真正的自己?
我一个一个说。找到真正的自己,其实很简单。
什么叫找到真正的自己?
在恋爱中,女生要的,是你这个男人。
或者说,你想要女生爱上你。那么,首先的前提是:
如果,在你和她的关系中,你自己这个这个主体,也就是真正的你,是不存在的,找不到的,不见踪影的。那么,即便她很想要爱上你,也找不到对象。
以讨好女生为例:
讨好女生,就是你自己这个主体,真正的你,在讨好她的当下,就找不到了。
因为:
那一刻,即便她很想要爱你,也做不到。
因为,找不到你。
她只能找到一个被她情绪波动所牵着鼻子走的,也就是她自己情绪的“人形影子”。
就像:
“只要你愿意和我出来就行,你看,你和我出来,选什么电影看,完全听你的,就看你喜欢的电影。”
试过的哥们,都知道,这么做就是大错特错的。
会让本来还喜欢你的女生,不再喜欢你。吸引会瞬间丧失。
原因就是,她想要的,首先是一个独立的,不同于自己的,男人;
然后,你们俩,以两个独立的个体,独立的人,相互了解,看看感觉对不对,适不适合对方,最终走到一起,成为恋人,夫妻,孩子的爸妈,组成家庭。
但,如果一上来,她发现,和她出来看电影的,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的男人,而是她自己情绪波动的一个“人形影子”。那下一步,就推进不了了。就到此结束了。
这是前提。是基础。
注意!我不是说,看电影,不要让女生选。我不是说这个。千万不要误解。
在你找到真正的自己,有了真正的你的主体之后,你如果再愿意让女生选,迁就女生,那么,女生就会很开心,因为这是爱的表达。
也就是:
因为,找到了真正的自己,有了对她好的那个真正的你的主体。
然后你对她的好,她都会记你的好。
否则,就会是讨好迎合,导致女生反感。
这其实就是:找到真正自己的3个层次
一开始,找不到自己,什么都向外部求,都按别人的做,去迎合别人,讨好别人。
在这个过程中,自己是不存在的,自己是被你忽略的,视而不见的,也就是找不到真正的自己。
就像约女生看电影——
这里,女生找不到你。
好像,你成为了女生的一个附庸。依附于女生。没有主见。没有你的主体。
就像女生没有回你微信,焦虑上头,也是这个原因。然后,就会带有预先评判地去追问:
你的情绪,是随着女生而波动的,里面找不到一个稳定的真正的你的存在。
那个,是不会随着女生的情绪波动而波动。
但,这不是说,你不去回应女生的情绪。只是说,你自己的情绪,不会随着女生波动,然后,你给出的回应,才是有效的,是来自这个存在的你的主体。
举个不恰当的比方:
因为太阳的引力。
但你想过吗?
太阳是有很强的引力,维系了整个太阳系。
(太阳系内,和太阳系外,是完全不同的世界。我们所处的地球,在太阳系内,物质的存在形态,固态、液态、气态。我们都看到了,也摸得着。出了太阳系,所有东西,物质的,非物质的,都是等离子态。而不是我们熟知的固态、液态、气态。)
但是!
太阳的引力,再强大,再牛逼,是让地球围绕着太阳转,没错,但并没有把地球,整个给吸进去啊!
地球,依然保持着自己的自转,有它独立的主体。也就是,地球,有它真正的自己。而不是完全被太阳吸附过去。
注意!
如果地球,没有自己,完全被太阳引力吸进去,就没有地球,也没有地球绕着太阳转了。都没了,只有太阳了。
那时候,太阳还怎么让地球绕着自己转呢?
找到真正的自己之后,你自然不会去讨好迎合女生。因为不讨好她,也是安全的。
但这时,你发现,她今天特别想看《十二公民》这部电影,虽然你不感兴趣,但你爱她,你就让她选择了她爱看的电影。
在这个当下,其实,你就是达到了【第3层:无我】。你是纯粹的爱和情感的表达。
女生就会感受到你的爱。你们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加亲密。
我知道,有哥们会觉得,这个【第3层:无我】,和【第1层:找不到自己】,是不是很像?都是选了女生爱看的电影啊?
这么想,就只看物质,忽略了人和人的情感因素,心理因素。
或者说,就容易在恋爱中,在和女生相处中,容易犯过于理性逻辑,而忽略情感情绪的典型致命错误!这些基本错误,我在《迷上我》核心教程 (点击免费预览)都讲过。
简单讲,两者区别很大,就在于经历了第2层:
这里的“无我”是不是没那么高深,没那么玄乎?很简单吧?
第2层的,找到真正的自己,其实也很简单!
怎么在生活的当下,找到真正的自己?
我用自己一个生活例子来讲——吃饭。
我爸妈很节省,很怕浪费。因此,我从小生活在一个很节约,绝不浪费的家庭。也是爸妈的规则。
有一次,我吃火锅,买了一盒牛肉,涮牛肉火锅吃。
吃了大概5片肉的时候,我就饱了。
但习惯性地,我筷子还在继续夹肉,去涮。
觉察到这一点之后,我发现,心里的念头是——“肉别浪费,尽量吃完。”
我又吃了一片。
然后,又要夹一片,去涮。
但,我已经饱了啊。
但我继续要吃,因为有这么一个念头——“肉别浪费,尽量吃完”,或者后来是“趁新鲜,赶紧吃,放到晚上就不新鲜了”等等这些外部的理论和规则。
也就是说:
因为,这里,遵循的不是真实的自己,而是一个向外部求的概念,念头,理论。
我这个念头,用我们《瞬间自信》内心建设课程 里的【觉自心】的方法,很容易就觉察出来,是我童年父母,把这个念头给我的。这个念头,本身,只是一个念头,是外部的东西,不是真正的我自己。
在饱了的当下,我感觉到确实饱了,就不再吃了。这就是在那个当下达到了【第2层:找到并成为真正的自己】!
简单吗?
这也就是尊重自己。
我至今认为,节约,不浪费,是对的。(所以,当时我也只买了一盒牛肉,没想到量还蛮多。)当下找到真正的自己,和不浪费,本身可以共处,并不矛盾。方法很多,可以问邻居要不要;可以冰起来,放晚上做炒牛肉片。
但如果,在那个当下,我跟从的,不是【真我】,而是外部的20多年前爸妈给我的一句话“别浪费”,也就是【第1层:找不到自己】。
这就意味着:
等于在说:
当我觉察到这一点时,去跟从那个真正的自己,那在那个当下,我就是瞬间自信的。
作为地球,是有自转的,不是被太阳完全吸进去的。
所以,瞬间自信,其实就在当下一刻的觉察,没那么难,很简单。
这里我解释一下:
其实,对应的就是我们《瞬间自信》内心建设机引型高级课程(点击免费预览)里讲的:
这里因为没有《瞬间自信》课程前面赠送的那个《跨越》的内容,所以,我必须讲的更简单一些,更浅一些。包括用词。《瞬间自信》里讲得更深入,是因为你按顺序学下来后,有了前期的准备。
什么叫“无我”?
我们《瞬间自信》课程里讲“小我———真我———无我”,什么是【小我】?什么是【真我】?讲了很多,但【无我】讲得少。那什么叫“无我”?
其实,没那么玄乎。
举一个简单例子:
那么,手,就是无我的。
同时,它又发挥它的功能。它正在帮你抓着手机看我文章,对吧?
这样你这个人是一体的,不会内部打架,导致你日常功能受损。甚至整个人生病,死亡,导致手最后也一起死掉,腐烂。
回到看电影那个例子:
但问题是!
你自己心底里,是认为:
既然是代价,那么自然就会想要回报!
短期的回报,就会变成,女生对你的热情和关注。
所以,就会——
而在你已经找到真正自己,找到真我,之后,你还愿意让女生选电影。那就没有付出感,没有感觉是为了让女生喜欢自己,要必须要付出的代价。因此就不会求回报。因此就不会产生需求感。
这也就是我在《瞬间自信》课程 里讲过的,打开盖子之后,管道畅通后,情感在平等中就可以流动起来。
感情就会自然深入下去,关系就会自然推进。
你和她就会变得更加亲密。
好,虽然想着这个不是《瞬间自信》的课程,要讲得浅一点,不过我感觉,可能又讲深了。老毛病了。不好意思啊。
老样子,有问题,有意见的,下面留言,我们探讨。
你的哥们,
成真
2021.8.30